【学习强国】中国华润:深化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 字体:

中国华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深化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希望小镇助力群众美好生活,引入物业服务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真正实现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

高规格深化帮扶机制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中国华润不断推进定点帮扶与对口支援工作走深走实,在援扶县选派由39人组成的项目工作组,组长由挂职干部担任,组员由在援扶县承担投资和帮扶任务的业务单元选派,开展多项惠民利民公益项目。

在产业帮扶领域,集团捐赠34.2万元支持广昌在文旅融合点——广久梦想沙滩购置一套啤酒精酿设备,助力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捐赠1000余万元支持海原县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和枸杞深加工产业,捐赠1400万元支持海原县开展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捐赠4000万元在清流县建设米兰花酒店。华润万家帮扶援扶县销售各类农产品达2000余万元;华润五丰积极组织深圳牛肉销售和活牛经销户来海原育肥牛场实地考察,帮助海原销售活牛4116头价值8123万元;华润电力在广昌县投资6亿元建设1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在海原县投资6.94亿元建设金桥湾100兆瓦光伏发电站一座和郑旗乡200兆瓦/400兆瓦小时新能源共享储能电站一座;华润燃气积极支持海原建设运营天然气项目,并派驻工作专班向海原提供项目规划、设计、咨询、管理等服务,帮扶海原编制完成《海原管道天然气2023-2035年规划》;华润三九帮扶广昌和清流县发展岗梅种植产业,帮扶海原县发展枸杞种植产业。

海原高端肉牛养殖场

在人才振兴领域,集团在援扶县设立华润助学金,捐赠23.5万元资助广昌218名学生,捐赠30万元资助海原1500名学生,捐赠30万元资助清流150名学生;招录37位广昌籍、海原籍和清流籍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开展第9期和第10期“一对一”帮扶海原县贫困大学生项目活动,捐赠金额为50.8万元,资助学生254名。在文化振兴领域,集团捐赠69万元支持海原三河镇七所小学整改项目,捐赠45万元支持海原曹洼乡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华润万家捐赠24万元在海原曹洼中心小学开展“万家美好流动课堂”项目,并捐建一个美术教室;华润怡宝在广昌、海原和清流县各捐建1座图书馆。

志愿者在华润怡宝捐赠的广昌县第五小学莲花主题图书馆授课

在生态振兴领域,集团捐赠3900万元分别在广昌县东坑村、海原县六窑村和清流县石下村与林畲村各建设一个“华润希望乡村”项目,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此外还捐赠210万元支持海原关庄乡污水处理项目,帮助当地解决困扰多年的污水排放难题。在公益慈善领域,华润医药在广昌、海原和清流县大力开展“华润健康乡村”项目,帮助县级医院医生和村医开展培训,为村民进行义诊。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从2017年至今,集团已在广昌县连续开展七期“救急难”活动,共计捐赠76.65万元,资助401户因病、因灾、因残的困难家庭。在消费帮扶方面,集团购买已脱贫地区农产品5.16亿元,帮助销售农产品11.87亿元。此外集团还积极响应国资委号召,参与“让生命听见声音—中央企业公益助残活动”,向广昌县残疾人联合会捐赠100万元,帮助10名重度听障患者安装了人工耳蜗。

华润医药开展“华润健康乡村”项目

高标准建设希望小镇 助力群众美好生活

中国华润高标准建设并运营希望小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在建的康乐、通化、张北、阿尔山、沂蒙5座希望小镇,坚持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要求,从“产业帮扶、环境改造、组织重构、精神重塑”全维度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走深务实。

产业帮扶方面,在建小镇产业规划与环境改造同步进行,建立覆盖村民全员的合作社,全员共享发展成果。努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小镇经济发展活力。其中康乐华润希望小镇在华润三九专业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有效利用资源,盘活闲置土地,发动村民参与种植黄芪、当归等中药材,建立中药材种植实验田,拓宽村民收入路径。环境改造方面,在建小镇大力改善村落“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主打生态宜居。为切实提升小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建小镇加大投入,为村民进行室内精装、改厨改卫。其中通化华润希望小镇针对东北村庄冬季采暖需求,为村民提供了低碳环保、安全高效的空气能热源方案,并配套安装光伏发电面板,真正实现更暖、更省、更环保、更安全,彻底解决东北寒冬取暖问题。

清流县”华润希望乡村-芬芳石下“项目

组织重构和精神重塑方面,在建小镇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充分发挥项目组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与基层政府组织联动,加强对村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引导。其中,张北和通化希望小镇按各自《组织重构、精神重塑工作规划方案》积极开展工作,通过节庆慰问、文娱体育、文化宣讲等活动,为村民送上热闹、喜庆、快乐与陪伴;通化希望小镇还首创镇党委、村两委、村民、项目组四方代表大会机制,构建起党、政、企三方管治、村民深度参与的乡村治理平台,建立沟通桥梁,增强四方互信,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对于已经建成的希望小镇,制定并推行“1+1”结对帮扶管理工作机制,由各业务单元相应选派一名年轻干部担任“轮值镇长”,进驻小镇现场开展管理运营工作。目前,12名轮值镇长已进驻12座已建成的希望小镇开展工作。其中华润三九结对帮扶金寨希望小镇,轮值镇长充分发挥三九中药产业基地优势,整合金寨当地特色物候资源,带领小镇及周边乡镇村民广泛种植野菊花等各类中草药,打造从“种植-加工-研发-生产-营运”到研学旅游的中药立体产业链条。华润怡宝结对帮扶南江希望小镇,轮值镇长与负责工程建设的项目组负责人实现闭环交接,围绕希望小镇四大愿景,基于政治性、公益性与非商业模式原则,践行“千万工程”要求,实施“党建促振兴”全过程管理、绿色低碳智能化运营、“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文化振兴新高地等创新举措,充分展示新时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本,并为夯实小镇建设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经验。

高起点引入物业服务 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中国华润积极探索“物业管理+基层治理”新路径,巧力解锁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不断促使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以“红色管家”促希望小镇物业提档升级。华润万象生活将城市物业管理理念和手段引入乡村场域,在希望小镇当地组建起“红色管家”队伍,配备由首席红色管家及保洁、绿化、工程等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协同小镇所在地的镇村力量,提供保洁绿化、工程维修、安全维护等物业基础服务,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体系,并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创新形成“组织联建、发展联促、安全联防、环境共治、文化共育、事务共商、信息共享、合作共赢”的“三联五共”工作机制。“红色管家”入驻延安希望小镇后,凭借在党建引领、服务社区、联动各方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开展专业化管理服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平安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繁荣乡村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明显成效。以“红色管家”促希望小镇基层治理规范高效。“红色管家”通过“事务共商”“信息共享”“合作共赢”等机制和方式参与到小镇治理中。一方面通过强化走访入户和集体协商,掌握村民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背靠华润集团的独特资源优势,强化信息资源整合,积极共享产品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人才与岗位等多方面有效信息,帮助创造本地就业机会、吸引村民返乡就业。以“红色管家”促乡村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红色管家还积极协助华润万象生活开展“万象守护 爱育希望”公益助学等主题活动,积极关爱村里的留守儿童,不仅联动企业合作伙伴、消费者、员工等爱心人士捐赠助学物资,还通过设立“公益大讲堂”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常态化举办语言、音乐、美育等公益课程,在把城市的美育资源带进乡村的同时,也组织乡村孩子走进城市,以“双向奔赴模式”助力乡村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在促使自身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也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应有力量。除延安希望小镇外,红色管家已在宁夏海原等9个希望小镇承接管理服务。两年多来,华润万象生活所承接的希望小镇在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综合防治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也为部分村民解决就近就业,小镇的管理模式实现从村庄到社区的转换,红色管家和希望小镇赢得全社会很多赞许。

延安希望小镇红色管家为留守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

乡村治,百姓安。万家和,国家兴。中国华润充分发挥多元化经营的资源优势,打出一套“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华润“组合拳”,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贡献华润力量。